忆江南 首古诗
【唐】白居易江南好,风景已是我熟悉的⑵。太阳升起时,河上的花(3)红得像火一样。
春天来了,河水碧绿如蓝(4)。
【注释】 ⑴忆江南──既是诗题,又是诗名。
⑵ 老熟人──我过去很了解他。
⑶河花——河边的花。
⑷蓝色──靛蓝草本植物,叶子呈绿色,可用来制造染料。
【翻译】江南的风景如此美丽,如诗如画的景色我已经熟悉了很久了。
当太阳从河边升起的时候,岸边的花儿更红了。
春天来了,绿色的河水像蓝色的草。
怎能不错过江南? 【解说】白居易曾在江南的杭州、苏州等地为官,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。
这首诗是他回忆江南风光的作品,在艺术上十分独特。
诗人早年为躲避乱局来到江南,曾旅居苏州、杭州。
晚年曾多年担任杭州、苏州巡抚。
江南的山山水水、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他还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并一直热爱着他们,直到晚年回到北方。
《忆江南词》就是这种心情的产物。
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,也对以后文人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【赏析】古话说,言不由衷,行则不远。
白居易的《江南回忆录》写成至今,已经一千多年了,还将继续名扬千古,那么这几句话在哪里呢? 一个人怎么能“旅行”这么远呢? 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,在杭州停留两年。
随后,出任苏州巡抚,任职一年多。
青年时期曾云游江南,旅居苏州、杭州。
应该说,他对江南很了解,所以江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。
他因病辞去苏州刺史,回到洛阳十二年后,六十七岁时,写下了缅怀江南的诗三首,可见江南的美景在他的脑海中依然历历在目。
心。
用十几个字概括江南的春色并不容易,但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。
他没有从通常的“花”“黄莺”开始描写江南,而是巧妙地从“河”为中心来写。
他还用“红如火”、“绿如蓝”来对比不同的色彩,表现出江南春色明快、耀眼的色彩。
描写不同颜色的手法常见于大诗人杜甫的诗中,如“两黄莺鸣翠柳间,一排白鹭上青天”、“江中绿鸟更比白色的,山上蓝色的花快要燃烧了。
” 两种不同的色彩相得益彰,使这首诗明亮如画。
白居易也曾走过这条路,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“夕阳比火更红,晴空比蓝更蓝”的蛛丝马迹。
因此,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春色,是从初阳、江花、江水中取色的。
河流通过染色和色彩对比的手法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形象,奇妙而耀眼,层次丰富,几乎不需要别的。
想想看,江南春色就在眼前。
自《忘不了江南》以来,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杭州,给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? 古书记载:“杭州灵隐寺桂花树多,僧曰:‘此月正中’。
” 直至今日,中秋之夜,常见桂花飘落,僧人亦尽力寻找。
” 既然僧侣们都找到了,看来白居易当杭州刺史时,也很有兴趣收集一些。
我也曾多次去灵隐寺月中寻找桂花籽,只为在三秋月夜赏桂花。
白居易是一位诗人,天生具有浪漫气质。
八月的月夜,桂花飘香时,他徜徉在月光下,流连在桂花丛中。
他时而仰望月亮,时而低头看看是否有桂花籽从月亮上飞来,落入桂花的影子里。
这是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。
一味寻词,情与景交汇,意与景交汇,诗情画意,引人入胜。
江南的古诗怎么背?
yìjiāngnán “让我想起江南” – báijāngyì (白瑞)
江南好,江南好,风jƐngjiùcéngān。
风景是我熟悉的。
“rìchojiānghuahóngshènghuà”、“日出江花比火还红”、“chhunláijiāngshuƐnùrúlán”。
春天来了,河水又绿又蓝。
你不记得江南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