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齿面齿轮和软齿面有什么区别?
两者可以从齿面硬度、选择原则和工业程序三个方面来区分。
1 从齿面硬度区分:
1 正齿轮的齿面硬度通常较大啮合齿轮大于350HBW。
2软齿面齿轮齿面硬度小,齿轮齿面硬度小于350HBW。
2区分两者的选择原则:
1正齿轮由于负载较高,主要用于大扭矩动力传递。
承载能力。
2 软齿轮的负载能力较低,但更易于制造并且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。
它们主要用于传动装置的尺寸和重量没有严格限制的通用机械——批量生产。
3区分两个工业步骤:
1硬面齿轮在齿轮精切后进行淬火、调质或渗碳淬火。
2 光滑表面齿轮经热处理后精密切削。
扩展信息:
齿轮强度设计考虑润滑条件,从齿面压力和齿根强度两个方面进行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,世界传动技术的发展趋于采用硬齿面。
据统计,硬齿面齿轮的使用,极大地促进了机器的轻量化、小型化和质量性能的提高,使机器的工作速度提高了一级。
例如,高速线材轧机的转速已从过去的不足30m/s提高到90-120m/s。
采用硬齿面传动,大大减小了传动装置的体积,对于粗俗重型齿轮传动来说,可以降低生产成本,而氮化工艺本身成本就比较昂贵,所以很少采用。
表面淬火(如高频、中频或火焰淬火)硬化层与非硬化层之间的过渡界面明显,硬度分布十分尖锐,淬火质量好不均匀,难以强化牙根,易产生表面裂纹,齿面硬度低 (约HRC55),因此其应用逐渐减少。
高精度淬硬齿轮,具有深度渗碳、淬火、磨削加工,精度高,表面硬度高(HRC58+4),齿面硬化层均匀等诸多优点,特别适合低速重加工齿轮。
其表面硬度高,接触力比硬齿面齿轮提高一倍,弯曲强度比硬齿面齿轮提高约50%。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机械齿轮传动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硬齿面齿轮
开式齿轮传动采用什么齿面硬齿面还是软齿面?
1.牙齿表面坚硬。在减速机中,软齿面和硬齿面的区别一般是根据齿轮齿面的硬度来区分的。
当一对啮合齿轮的齿面硬度大于350HBS时,定义为硬齿面齿轮,否则视为软齿面齿轮。
2、闭式软齿面传动:在此传动方式下,齿轮齿面硬度小于350HBS。
设计必须保证齿面的抗接触疲劳要求,并满足齿根的抗弯曲疲劳要求。
3、闭式硬齿面或开式齿轮传动:这种传动方式,齿轮齿面硬度在350HBS以上。
设计时主要考虑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,并保证齿面在顶部。
符合本条件的基础。
4、封闭式变速器的主要失效模式是齿面点蚀和轮齿弯曲疲劳失效。
对于软齿面(齿面硬度≤350HBS)的闭式传动,由于齿面的抗接触疲劳性能较低,设计时一般首先满足齿面的抗接触疲劳性能条件,确定分度圆的直径。
以及主要几何参数。
,然后确定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。
5、对于硬齿面(齿面硬度>350HBS)的闭式传动,设计时一般根据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条件确定模数和主要几何参数,然后根据与轮齿接触的抗疲劳能力确定检查表面。
齿轮传动按照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的。
1、闭式软齿面(硬度≤350Hbw)的表面传动主要考虑齿面接触疲劳的抗疲劳性,因为润滑条件良好,齿面的蚀是主要形式。设计完成后,学校根据牙齿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检查。
2、对于闭式硬齿面表面(硬度>350Hbw)的传动,由于其抗点蚀能力较强,轮齿出现的可能性较大,因此设计计算时通常优先考虑抗弯曲疲劳性能齿根,再根据齿面求出疲劳强度。
3、开式齿轮传动中,齿磨损是主要的失效形式。
虽然磨损机理复杂,缺乏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,但通常根据齿根的疲劳强度进行计算。
为了延长使用寿命,会通过增加10%~20%的模数来增加齿的厚度,从而考虑磨损的影响。
延伸资料:齿轮传动的主要作用是在两轴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。
其优点是传动更加准确、高效、紧凑、可靠、寿命长。
齿轮有很多种类型。
、内齿轮、级齿条、齿条、齿条、齿条、齿条等。
2)交轴齿轮:有直齿圆锥齿轮、弓齿圆锥齿轮、齿基圆锥齿轮等。
3)交错轴齿轮:包括十字轴斜齿轮、蜗轮、准双匝齿轮等。
参考数据来源:百度百科-BAS广播